专家认为,这些网传视频刻意制造“细菌恐慌”,有贩卖焦虑之嫌(此前报道)。
一方面,网传显微镜观察物品的操作不规范,放大倍率也未达到解说宣称的1000倍,大部分在20-100倍,甚至有用放大镜观察画面冒充显微镜的。
(相关资料图)
另一方面,画面里出现的游动物体也不一定是微生物,也可能是纤维、皮屑、杂质等。我们生活的环境和人体中本身就存在大量微生物,只要微生物数量在合理范围内,不会影响健康,用显微镜观察出微生物实属正常现象,不必恐慌。
显微镜无法判断食物能不能吃
在营养丰富的食物上,一旦条件合适,细菌就会快速繁殖,形成肉眼不可见但显微镜下可见的菌落或生物膜。
将隔夜食物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菌落,可以证明食物在存放过程中受到细菌污染。但观察到菌落不代表细菌超标,不能得出“食物能不能吃”的结论,因为用显微镜观察无法计算细菌的数量。只有食品中的菌落总数或特定致病菌数量超过了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安全限值,才能证明食品细菌超标。这需要通过严格的实验室培养和计数方法,而不仅仅是通过显微镜观察来判定。
而且不同致病菌的致病剂量差异巨大。例如,大肠杆菌致病剂量极低,只需摄入10-100个就可以致病;沙门氏菌致病剂量很高,需要摄入10万-100万个才可能致病。此外,显微镜也无法观察致病菌是否产生毒素。
衣物上有细菌也不代表会危害健康
内衣、袜子、床单等日用品也被一一放到显微镜下观察,画面中出现了大量游动的物体。有视频发布者称,这能证明“内裤、袜子长期不洗,细菌超标”。可是,在国家纺织产品相关标准中,并没有细菌含量的范围标准。
将穿着过但未清洗的贴身衣物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游动物体可能是纤维、皮屑、灰尘、细菌、尘螨等,不过健康皮肤拥有天然屏障作用,加上人体强大的免疫系统,通常不会对人体造成健康威胁。
至于细菌超过多少数量时会危害健康,很难给出一个适用于所有人的精确数字,因为不同细菌的致病能力差异巨大。比如,大肠杆菌需要繁殖到数万个以上,才可能突破人体免疫防线;志贺氏菌只要繁殖到100个左右就能引起感染。此外,不同个体的免疫力差异也很大。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皮肤与化妆品研究室主任医师袁超表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贴身衣物上携带细菌,无法说明衣物是否会危害健康。如果穿着未清洗的衣物出现瘙痒、红肿、脱皮、异常分泌物、异味或灼痛感等症状时,就说明有害微生物的数量已足以造成健康危害。建议内裤和袜子每天一换,及时清洗。
与微生物共存是常态
用显微镜看到细菌等微生物是正常现象,无须恐慌,因为人类生存一直与微生物共存。
比如,一个健康成年人的皮肤表面,平均每平方厘米生活着100万个微生物,一个人皮肤上的所有微生物总量高达1万亿个,种类超过1000种。即使看上去光洁无暇的皮肤表面,也是如此。
同样,健康成年人的口腔也是一个微型生态系统、一个健康口腔中定植着超过200亿个细菌,每毫升唾液中含有约1.5亿个细菌,可以同时存在100-200种不同的细菌。
如果这些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和谐稳定,皮肤、口腔状态不会出现异样。因此,“显微镜下观察指甲盖、口水,发现大量细菌”并不稀奇,公众不用相信部分发布者所称的“风险”。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能有效预防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总之,把任何物品放在显微镜下都可以观察到大量微生物,但无法得出“xx细菌超标”的结论。部分网传视频刻意放大微生物画面,是为了推销相关的商品,务必理性看待此类视频。
关键词: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并保留"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电头。
- 把内衣放大,看到大量细菌!如何看待显微镜2025-09-05
- 【独家】中国专家团队完成全球首项同种异体2025-09-05
- 藏品中的抗战记忆:一位农民收藏家的家国情2025-09-05
- 本土化二次元为何能戳中年轻人的心2025-09-05
- 每日短讯:2025年重庆新增农民工就近就业逾2025-09-05
- 本土化二次元为何能戳中年轻人的心 速递2025-09-05
- 能坐也能躺 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有了国家标2025-09-05
- 四川陕西河南湖北等地有较强降水和对流天气2025-09-05
- 四川陕西河南湖北等地有较强降水和对流天气2025-09-05
- 每日消息!能坐也能躺 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2025-09-05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庐山西海! 焦点2025-09-05
- 9月8日月全食 我国各地可见红月亮|每日消息2025-09-05
- 北方秋凉上线南方暑热犹存 四川陕西等地大2025-09-05
- 今日陕西四川贵州等地降雨较强 川渝贵等地2025-09-05
- 快报:暴雨夜袭广元 当地连发暴雨红色预警2025-09-05
- 今日热搜:鹦鹉学舌之外还会什么?最新研究2025-09-05
- “和平鸽”迷路,网友发布“寻主启事”|焦2025-09-05
- 今日热搜:(活力中国调研行)千年峨眉“武2025-09-05
- 观速讯丨“货车超市”里的青年“理货员”2025-09-05
- 农民团长“唤醒”千年木偶戏2025-09-05
- 重点聚焦!(乡村行·看振兴)闽东“小红都2025-09-05
- “货车超市”里的青年“理货员”_焦点热文2025-09-05
- 农民团长“唤醒”千年木偶戏 新动态2025-09-05
- 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监测到鸟类82种 今头条2025-09-05
- 4000多个家政岗位助力“河北福嫂进京津” 2025-09-05
- 当前焦点!新茶饮何以持续火爆?2025-09-05
- 秋风还没到 蟹脚却已“痒”?_当前热点2025-09-05
- 热点聚焦:指纹杯热销 真实用还是智商税?2025-09-05
- “与祖国同行同向” 走近背向阅兵式的年轻2025-09-05
- 北外附校:94岁抗战亲历者为学子讲“开学第2025-09-05
资讯
- 能坐也能躺 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有了国家标准-每日热闻
- 当前聚焦:中国—东盟区域医药交易(集采)平台助力中国医药“走出去”
- 中国大模型企业级市场爆发增长 调用大模型日均消耗激增-快资讯
- 实时:开学首日广东各地海事部门多举措护航学生“水上求学路”
- 向创新要新动能 爱尔眼科上半年业绩稳健增长
- 湖北武汉:智能机器人为伴 喜迎“开学第一课”
- 观察:央视热播剧将镜头聚焦一群人的奔赴 《归队》之路 也是淬炼英雄之路
- “国球两进”公益行活动为美好生活添彩-播报
- 2025第十五届中国城市发展及房地产创新大会举办 今头条
- 天润工业:公司长期规划也是要将汽车相关行业、机器人相关行业、高端制造、新材料等方面作为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将积极的在上述各领域中寻找新的机会 每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