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星海指挥鲁艺合唱团排练《黄河大合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藏
指挥家谭利华。刘方摄
问世
诞生于延安热土的不朽经典
1939年3月,抗战烽火弥漫在神州大地,延安一间窑洞里,油灯彻夜点亮,作曲家冼星海燃烧心血,困了就喝点儿黄豆末冲的“咖啡”提神,累了就吃些水煮红枣补气,连续六天六夜,诗人光未然的文字在他笔下化为壮阔激昂的旋律——合唱《黄河船夫曲》、男声独唱《黄河颂》、朗诵歌曲《黄河之水天上来》、齐唱《黄水谣》、对唱《河边对口曲》、女声独唱《黄河怨》、轮唱《保卫黄河》、大合唱《怒吼吧,黄河》,8个段落跌宕起伏,汇成振聋发聩的大合唱《黄河吟》(后更名为《黄河大合唱》)。
“第一次渡过黄河的体验,对于我是终生难忘的。正是那次渡河和渡河后观赏壶口瀑布的感受,使我产生了创作‘黄河’的冲动。”光未然多年后回忆道。光未然之子张安东曾撰文记述这段往事:1938年10月31日,光未然所在的抗敌演剧三队经过12小时的徒步行军,翻山越岭到达陕西东部宜川县的古渡口圪针滩,抱定赴死抗战的决心,首次东渡黄河。他们第一次从河西高山之巅俯瞰黄河的壮美;第一次听到上游十里之外瀑布的轰鸣,隔山灌耳;第一次在渡过黄河时体会到船夫们与惊涛骇浪搏斗的豪壮气概。之后两个月的行军战斗,光未然不断被所见所闻激励,深受感动,构思一天天成熟起来。1939年2月26日,冼星海赶到延安边区医院探望负伤的光未然,老友相见分外欣喜,大合唱《黄河吟》的灵感在讨论中渐渐形成。
不到两个月,1939年4月13日,在陕北公学大礼堂,《黄河大合唱》首演,音符间翻涌着黄河的怒涛与中华民族顽强坚韧的灵魂,响遏行云。当天,光未然在台上朗诵《黄河之水天上来》,冼星海在台下监督护航。5月11日,在庆祝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成立一周年音乐会上,冼星海亲自指挥鲁艺师生百余人组成的合唱队和20多人的乐队,又一次上演《黄河大合唱》。
张安东这样描绘当时的场面:“作曲家为了丰富乐队伴奏,把所有在延安能找到的乐器都用上了,三四把小提琴和二胡、笛子、吉他,加上口琴和中国锣、鼓、钹、竹板、木鱼等传统打击乐器,甚至还用鲁艺梁寒光设计的以煤油桶当共鸣箱的低音二胡来充实乐队低音区。灵感频发的冼星海发现鲁艺音乐教师李焕之日常用的大号搪瓷茶缸有发挥的可能,便让他把一大把吃饭用的金属勺子放进去,在乐曲中表现黄河波涛时,看到指挥手势就拼命摇,发出哗哗的脆响。《黄河大合唱》演出获得空前成功。”当天的日记里,冼星海激动地写道:“毛泽东、刘少奇等领导人前来观看了演出。乐曲结束后,毛泽东大喊了三声‘好’!”
演绎
凝聚最炽热的家国情怀
至今,《黄河大合唱》久演不衰,传唱不息。在张安东看来,《黄河大合唱》是中国新音乐的代表作,是中国民族音乐传统和西洋作曲技法完美结合创造的典范。“它具备宏大的民族音乐史诗的规模和制式、独特的诗歌式结构、完整多样的合唱形式、丰富独创的音乐语汇与艺术风格,以及典型诗歌语言和鲜明人物形象、强烈的象征意味,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在历史危难中的伟大与坚强不屈,是一部当之无愧的合唱艺术经典。”
几十年来,《黄河大合唱》见证了许多艺术家最真挚、炽热的家国情。歌唱家郭淑珍演绎的《黄河怨》让观众肝肠寸断。她把京剧的“喷口”等技法融入演唱,“要唱得不连贯,让音乐断断续续的,好似悲痛的哭泣,是那种不成声的感觉。”童年曾在日寇铁蹄下辗转逃生的郭淑珍,格外明白《黄河怨》中悲愤投河的女子不是孤零零的个体,而是战争中受尽凌辱的中华民族的缩影。朗诵艺术家瞿弦和诵读《黄河之水天上来》已有几十年:“我加进了戏剧表演的元素,朗诵者要全身心投入,如同是站在黄河边上抒发内心的感悟,表达民族之声。”瞿弦和记得,有一次演出后,一位海外华人激动难抑地流下热泪。
提到《黄河大合唱》的传承,已故指挥大师、中国交响乐团永久桂冠指挥严良堃是不得不提的丰碑。他少年时代投身革命,曾跟随冼星海学习,《黄河大合唱》的歌声几乎伴随了他整个音乐生涯。2015年,为致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严良堃92岁高龄仍登台指挥《黄河大合唱》。一生中,严良堃指挥《黄河大合唱》逾千场,作为经典的权威诠释者,面对赞扬,他总说:“这并不是我个人的成就,是《黄河大合唱》中所蕴含的那种民族气魄、爱国精神、音乐强烈的感染力,使人民感动了。”
传承
后来人永远有功课要做
如今,又一代中国音乐家从严良堃等老一辈音乐家手中接过接力棒。
多年来,《黄河大合唱》回响在一个个重大时刻,尤其是今年,《黄河大合唱》在海内外密集上演,中国交响乐团荣誉首席指挥、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李心草回想起17岁时,自己在昆明交响乐团实习,担任长笛演奏员,远道而来的严良堃带着两部作品与乐团合作,其中一部就是《黄河大合唱》。这些年,从演奏员到合唱团员,再到登台指挥、尝试朗诵,李心草估算,自己参演《黄河大合唱》至少已超百场。
越是深研经典,越是满怀敬畏。“别看是一部人人皆知的作品,真正要从结构上把它完成好,难度仍然非常大。”李心草感慨,要让《黄河大合唱》不走样地传承下去,后来人永远有功课要做。
他以第七乐章《保卫黄河》为例,“一唱完,观众就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有时会让你觉得好像整部作品结束了,这就要求我们一定把真正的高潮留到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否则作品结构就塌下来了,而《保卫黄河》又不能唱得不饱满。”直到几年前,李心草才真正理解严良堃昔日的种种考量。“年轻时,我总觉得是不是老人家岁数大了,速度带不起来?因为大家往往要用偏快的速度去体现《保卫黄河》的气势。后来我才反应过来,严老师既要考虑结构,也要保证三部轮唱能清晰展开。”
艺术家说
《黄河大合唱》展现的精神气质
任何作品都无法比拟
指挥家谭利华回忆,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指挥《黄河大合唱》。1995年8月,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他第一次指挥中央乐团(中国交响乐团前身)演绎完整的《黄河大合唱》。为指挥好这场《黄河大合唱》,他特意找到严良堃请教。严良堃送给他一本亲手签名的总谱,每一段都在吐词、咬字、句法等细节方面手把手地教他。
“我永远记得严老师当年的教导。”谭利华近期奔走在全国多个城市,频频以指挥棒掀起“黄河”声浪,“《黄河大合唱》能够展现中国人不屈不挠、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气质,这是任何一部作品都无法比拟的。”
关键词: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并保留"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电头。
- 《黄河大合唱》:澎湃激昂的旋律永远鲜活-2025-08-14
- 动态焦点:《长安的荔枝》:重新测量中国式I2025-08-14
- 每日速看!《长安的荔枝》:重新测量中国式I2025-08-14
- 每日快讯!“小妖怪”刷新中国影史国产二维2025-08-14
- 40余部新片压轴暑期档|每日看点2025-08-14
- 华科智能投资(01140)7月末每股资产净值约为2025-08-14
- Truist上调塔吉特目标价至107美元2025-08-14
- UNSW新研究: TOPCon太阳电池的"隐形杀手"2025-08-14
- 全球智能科技盛会蓄势待发,AIE博览会招展2025-08-14
- 今日快看!央行:8月15日将开展5000亿元买断2025-08-14
- 养老星球 | 社保基金组合最新持仓动向曝2025-08-14
- 全球智能科技盛会蓄势待发,AIE博览会招展2025-08-14
- 2025第二十七届哈尔滨国际车展开幕2025-08-14
- 世运会是什么?成都街头听答案2025-08-14
- 2025企业家太阳岛年会 | 孙达:进一步倡2025-08-14
-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名家名作展在港举办2025-08-14
- 成都世运会|锦城尽缤纷 梦想共绽放——第2025-08-14
- 展现热情活力 凝聚团结友谊——专访成都世2025-08-14
- 成都世运会|锦城尽缤纷 梦想共绽放——第2025-08-14
- “AI+营销:经典与未来的对话”主题论坛在2025-08-14
-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绿色化妆品创新创意大赛正2025-08-14
- 第三届中国抗衰老化妆品学术论坛将在杭州启2025-08-14
- “和平与未来”大型交响史诗音乐会暨图片展2025-08-14
- 快报:庆祝中意建交55周年 “远方的邂逅”2025-08-14
- 庆祝中意建交55周年 “远方的邂逅”特展在2025-08-14
- 成都世运会 | “赛比完了,PPT还没做完”2025-08-14
- 成都世运会 | 在中国的最后一天,他们做2025-08-14
- 每日热点:【新股IPO】银诺医药-B(02591)2025-08-14
- 上海电气(02727):完成实施本次回购股份方2025-08-14
- 世运会的“Z世代”频率2025-08-14